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2025年7月安全生产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 2025-07-04 14:34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提示

受生产经营旺季、极端天气增多、夏季气温升高、工业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假期、暑期旅游出行等因素影响,7月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较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一、交通运输事故风险高。受强降雨影响,江河水位上涨,部分地区内涝严重,洪涝灾害风险高,临水公路、桥涵等公路基础设施水毁风险大;夏季天气炎热,驾驶人易疲劳、路怒、烦躁,高温易导致车辆自燃、爆胎,事故风险增大。假期学生群体外出活动较多,旅客运输需求大,“营转非”车辆非法营运,旅游包车超员、超速、违反禁行标志、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风险增加。主汛期,江河湖泊水流流态紊乱,船舶行驶稳定性变差,船舶走锚等险情因素增加,部分船舶未检验核定载客,存在超载、超员现象,且不顾天气、水情条件冒险开船,安全风险高。

二、建筑施工高处坠落、触电事故、野外施工安全风险高。高温天气,企业未严格执行高温停工、限时工作相关规定,未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易导致人员中暑;临边和孔洞未设置安全防护和警示标识,未正确穿戴安全帽、安全带,高处作业未设专人指挥和监护,六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冒险作业,高处坠落事故风险高。沿沟和地势低洼地带的项目部易受山洪、地质灾害等影响,临时建筑物垮塌、人员被困风险高。雨季地面积水、潮湿,配电箱防雨设施不到位,配电箱PE跨接线脱落或缺失,电缆架设不规范、电缆破皮裸露、临时用电私拉乱接等问题,触电风险高。

三、工贸方面触电、机械伤害、灼烫等事故风险高。受产销旺季影响,与生产伴随的检维修作业增多,临时用电私拉乱接、电器线路老化或绝缘损坏,漏电保护缺失或失效、作业人员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等易引发触电;涉及旋转、切割、传动等机械设备检维修未执行停机、断电、挂牌规定,设备启动前安全条件确认不到位等易引发机械伤害;高温熔融金属或高温物料防泄漏、防喷溅措施落实不到位,吊运影响范围内存在休息室、会议室、维修区等,灼烫风险高。

四、危化燃爆事故风险高。危险化学品原料未严格执行“一书一签”,易燃易爆产品储存过程中未落实防火、防潮措施;反应釜、裂解炉等生产装置长期超温、超压运行,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未开展定期检测,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损坏、失灵;易燃易爆区域动火作业未严格审批,未开展动火分析和可燃气体连续监测,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符合要求,燃爆事故风险高。

五、煤矿冒顶、瓦斯、水害、机械伤害等事故风险高。主汛期暴雨、雷电等天气增多,地下矿山围岩裂隙水饱和,自稳能力下降,支护工作不到位、支护失效,冒顶风险高斯抽采钻孔封孔不及时、非计划性停电停风、密闭封堵不严、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瓦斯超限风险高;过量装药、炮孔封堵不到位、放炮风险辨识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一氧化碳超限风险高;外部供电因短路、跳闸临时中断造成非计划性停电停风,瓦斯、一氧化碳积聚风险高;受地形影响,部分煤矿井口位置离溪沟、河流较近,矿区汇水区内的坡积物、堆积物、滑坡体、建(构)筑物以及泄洪能力调查不足,地面防治水设防等级不清,存在因暴雨洪水造成淹井、透水等事故的风险。

六、非煤矿山冒顶片帮风险高、防汛压力大。进入主汛期后,极端暴雨天气增多,地下矿山巷道、硐室、工作面“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到位,临时支护不及时,采空区治理不彻底,加之降雨导致岩层裂隙水饱和,冒顶片帮风险高。主汛期极端暴雨天气频繁,地下矿山地面防洪、井下探放水、防排水等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易引发洪水倒灌、淹井、透水等事故;露天矿山采场和排土场截排洪设施不完善,边坡巡查检查和稳定性监测不到位,边坡坍塌风险高;尾矿库排洪设施淤堵、损毁,调洪库容不足,洪水漫坝风险增大。

七、消防方面火灾风险高。暑期旅游出行旺季,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等场所人员高度聚集,电器设备长时间运行,电气线路负荷大,设备过载、电线短路、高温故障风险大;人员密集场所和居民住宅小区使用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愈加频繁,电网电线老化、设计不合理、超负荷运载等系列问题隐患,电气火灾风险高:动火作业审批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无特种作业资质,风险辨识不到位,火源管控不到位,未配备消防器材,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易引发火灾事故。随着气温升高,夜间餐饮、休闲娱乐等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增多,餐饮场所易因油烟管道清洗不及时、娱乐场所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火灾。

八、城镇燃气燃爆风险高。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充装不合格气瓶、报废气瓶、超期未检瓶、非自有产权气瓶,违规添加二甲醚;使用燃气的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餐饮行业)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未定期检查气罐阀门、接口、胶管等,未及时更换老旧胶管、锈蚀阀门,使用不合格气瓶;家用设备燃气胶管长时间未更换,燃气灶具使用完后阀门未关严等易导致燃气泄漏并积聚,燃爆安全风险高。

九、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风险高。气温升高,加之汛期雷雨天气增多,空气潮湿,有毒有害气体易挥发聚积,企业未严格执行作业审批,未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规定,未严格执行气体监测和专人监护制度,作业人员未佩戴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意识淡薄、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外委外包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风险增大;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或未开展演练,盲目施救等易导致事故扩大。

十、文旅安全风险高。7月幼儿园、中小学陆续放假,进入旅游旺季,各类景区景点、博物馆、水上乐园等地客流量控制不当、现场疏导管控不到位等易引发拥挤、踩踏,各类游乐设施设备未进行定期检修、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带“病”运行,易引发事故;露营、徒步、漂流等户外活动增多,受汛期影响,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区景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景区安全警示提示、宣传、监管不到位,游客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旅游安全风险增大。天气炎热,儿童青少年为消暑降温私自结伴前往江河湖泊、水库、水塘等危险水域玩耍、水、游泳,家长监护不力,儿童青少年自救互救能力不足,溺水风险增大。

区域风险提示:

根据近年事故统计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危险源分布情况等的综合分析研判,市中区、五通桥区、犍为县、高新区危化安全风险较高;五通桥区、沙湾县、犍为县、沐川县煤矿安全风险较高;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金口河区非煤矿山安全风险较高;夹江县、井研县、沐川县、高新区工贸安全风险较高;市中区、沙湾区、犍为县、夹江县、峨眉山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较高;市中区、沙湾区、峨眉山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较高。

重点工作建议: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结合本地本行业领域实际和汛期、假期风险特点扎实做好安全防范,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地落实,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一、抓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对照近期省安办《安全工作提示函》(川安办提示函〔2025〕123号、川安办提示函〔2025〕146号)提出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赵波书记、迎春市长、秀航常务副市长等市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紧绷安全之弦,持续压实责任,结合当前汛期安全特点强化本地本行业领域风险研判,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切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抓好施工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切实推动问题整改,从严落实各项举措。

二、扎实做好主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汲取近年来汛期安全事故(事件)教训,按照《关于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紧盯涉山涉水工程、在建工地营地、弃渣场、堆土场、生活区、项目部等高风险点位,加强公共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及其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汛期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应急应对措施准备,落实落细灾害预警“叫应”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坚决组织人员提前转移避险,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

三、纵深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持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紧盯属地、行业监管、企业主体和一线员工“四个责任”,加强提醒督促、警示约谈,加大执法检查和教育培训力度,持续排查化解重大事故隐患,指导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把压力层层传导到企业、措施落实到生产一线和具体点位。持续加大力度推进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施工、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有限空间、施工动火作业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加强企业重点人员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生产“明白人”培养工程,分层分级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持续畅通社会公众举报渠道,健全企业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营造安全浓厚氛围。

四、扎实做好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十二组来川开展二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督查问题整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从问题隐患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对照自查自改,并结合辖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对发现的典型问题,要运用立案查处、追责问责、公开曝光等手段,严格执行“一案双罚”。要统筹推进“1+22”整改提升工作,推动从“整改一个问题”向“防范一类风险”“堵住一批漏洞”延伸,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水平。

五、着力开展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关于开展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督促非煤矿山企业按照专项治理重点内容对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逐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照“五落实”要求建立清单,逐一整改落实。各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要对直接监管的企业采取检查、督查抽查等方式,逐矿检查专项治理开展情况,督促指导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严肃查处企业违法违规发包、分包、转包和以包代管等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清理资质挂靠、安全资质条件不符、能力不足的外包队伍,严密防范和遏制外包工程生产安全事故。

六、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025年专项检查。各地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部门要按照《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025年安全专项核查的通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指南》要求,充分依托已有的“消地协作”工作机制,聚焦高温汛期和成都世运会安全风险、重大危险源特殊作业管理、异常工况安全风险管控、报警管理、违章操作整治、从业人员资质达标、承包商管理、非法调和生产储存汽柴油、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器材设施维护保养、消防控制室值班值守、“两支队伍”建设、安全培训、应急疏散演练以及灭火药剂适用性和储备量等方面,逐项开展全面深入排查,强化防控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全力做好暑期汛期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各应急管理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暑期汛期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分析研判本地区汛期安全风险,扎实做好灾害预警预报,认真吸取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山洲烟花有限公司“6·16”爆炸事故教训,及时部署、加强监管,采取蹲点指导帮扶等形式,督促指导烟花爆竹经营、运输企业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和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特别是局部强降雨、山洪、泥石流等突发灾害预警预报,制定并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八、深入开展粉尘涉爆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刻汲取近年以来工贸行业粉尘爆炸事故教训,清醒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要围绕持续开展粉尘涉爆企业“大起底”、聚焦关键环节强化精准治理、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和事故高发领域隐患销号闭环、切实提升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质效等9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工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